关闭

提示

首页 > 手艺 > 正文

蟹壳、玉米芯、海藻,吃剩下的别急着扔,这里有大用处

信息发布者:huazhong
2017-12-03 11:03:25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中国乡村之声

用虾蟹壳、海藻、玉米芯等看似平常的物质,生产出具有灭菌、防腐、保暖等高性能的纺织新材料,是山东一家纺织企业取得的新突破。

在传统纺织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开始向新材料领域寻求突破,成为一根根纤细纱线背后的“新动能”。

螃蟹壳也能做纺织

走进山东省宁阳县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空气中便弥漫着浓浓的海腥味,这与其所在的内陆区位并不相称。

原来,海斯摩尔是当地一家纺织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从虾壳、蟹壳中提炼出纺织纤维,而空气中的海腥味正来自厂区内堆放的虾蟹壳


国内纺织业面临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同质化加剧以及日益增大的环保压力,传统纺织企业生存困难。”海斯摩尔董事长胡广敏说,公司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之路,挑选新纺织原料,最终他们锁定以海洋生物质为基础的新材料领域。  

“我们用了5年时间研究从普通虾蟹壳里提取壳聚糖,并成功研发了生产线。”海斯摩尔总工程师周家村说,目前公司已经与德国科德宝、日本丰田等70余家企业建立生产合作,与台湾明基、安莉芳等120余家企业建立产品开发合作,涉及航天军需、家用纺织、卫生用品等多个行业,年营业额约4.8亿元

壳聚糖纤维

特点:

1. 以螃蟹壳、虾壳等为原料制成纤维,是一种生物质纤维。


2. 壳聚糖有显著的抑菌、止血的生物学特性,是纺织行业的理想材料。


3. 不依赖石油,绿色清洁生产,生态节能环保。


4. 提取及纺丝工艺极其复杂,产业化生产是一道世界性科技难题。

变废为宝,各显妙招

将虾蟹壳做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服装纤维,实现“变废为宝”的新材料企业并不只有海斯摩尔,山东的一些企业像圣泉集团、明月海藻集团等都在相关领域实现了突破。

玉米是北方农村地区种植最为普遍的农作物,但大量的玉米芯往往只能堆在家中烧火做饭,此外别无它用。

随着生物质石墨烯制备技术的出现,玉米芯一下从“柴火”变成了“宝贝”。

2014年,济南圣泉集团与高校联合研发出了从玉米芯纤维中提取石墨烯的技术,随后将其运用到功能纤维的制备中,生产出了具有保温、杀菌功能的面料,并应用到家纺、内衣、护具等消费品生产中。

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说,目前,我国玉米芯年产生物质纤维总量高达1亿吨,以圣泉集团年产100吨生物质石墨烯的生产线为例,可撬动下游3亿至5亿元的市场增量。

与圣泉集团不同,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从海洋中找到了“宝贝”,将司空见惯的海藻变成纤维材料,进而运用到医疗产业中

据了解,明月海藻集团2010年前后用海藻生产出了医用敷料。据明月海藻董事会秘书徐玉强介绍,医用敷料主要用于伤口愈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创可贴内部的棉垫,此前中国这一类产品基本依靠国外进口,而现在公司生产的敷料只有进口价格的一半,极具市场竞争力 

“一吨海带的市场价只有0.8万元,加工成海藻酸盐纤维附加值提升到8万元,继续加工成海藻酸盐医用敷料价值可达240万元,比海带原价值提高了近300倍。”徐玉强说。

绿色环保材料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新趋势,以壳聚糖纤维为代表的生物基纤维,是纺织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将成为中国纺织业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重要的转型推动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未来应将原料与产品、品牌创新叠加,形成一个生物材料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从而提升中国纺织业整体水平,真正走出一条纺织业的“蓝色之路”。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